五五世纪-五五世纪
五五世纪2023-03-04

五五世纪

红泥小火炉,小心会中毒 :“围炉煮茶”有风险******

  中新网北京1月29日电(刘欢)继露营、飞盘等户外活动在城市青年群体中掀起风潮后 ,“围炉煮茶”成为“新晋网红”。陶泥烤炉、一壶热茶 、三五好友……文艺复兴式 的围炉茶话会成为不少年轻人的社交消费新方式。

  然而 ,近期也出现多起围炉煮茶导致的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。这届年轻人为何喜欢起喝茶 ?围炉煮茶正确的打开方式又是什么?

资料图 :浙江一地“围炉煮茶”套餐 王题题 摄

  且将新火试新茶,架炉烧火烤棉花

  据了解,早在唐宋时期,中国就已有煎煮茶汤、围炉夜话的习俗 。煮茶的形式主要有两种 :一种是云南 的火塘烤茶,即用陶罐子在火塘上烤茶,而后沏水 ;另一种是甘肃的罐罐茶 ,用土烧的小陶罐加水熬煮,加入红枣 、枸杞等材料 。

  发展到现在,围炉煮茶的“火”在城市青年群体中烧得正旺 。在传统习俗的基础上 ,现下的围炉煮茶还融合了新潮元素 。

  茶壶不仅可以煮传统的岩茶、普洱 ,还有奶茶、咖啡 、果酒等 。喝茶 的地点也从小院延伸到胡同口 、河岸边,或者自己在家动手烧炭煮茶 。一些人还会在铁网上摆上红薯 、花生、栗子 ,甚至串了棉花糖来烤 。

  中新网注意到,目前 ,围炉煮茶仍然处于社交消费的前沿。某社交媒体平台已有超72万篇笔记分享玩法攻略 ,短视频平台围炉煮茶话题下也已有45.9亿 的视频播放量 。

  话题火热 的同时,电商平台商家也闻风而动。从茶壶茶碗,到炭炉筲箕,商家都打上了“围炉煮茶”的标签 。如果要在家里置办一套“围炉标配”,仅购买炭炉、茶壶等器具 ,最便宜 的也要上百元。

  而线下店铺单次消费套餐均价在300元左右 ,包含茶水和部分适烤茶点 。

  煮一次茶的价格并不低 ,但扬州一家 的茶馆工作人员接受媒体采访时说:“生意出乎意料 的好。”

资料图:成都一茶馆内 ,坐满了“围炉煮茶” 的顾客。 岳依桐 摄

  此时情绪此时天 ,烧水喝茶小神仙

  据了解,围炉煮茶自2021年左右就 在浙江丽水等地流行,后来逐渐在全国各地推广 ,并成为继茶颜悦色等中式茶底奶茶爆火后 的又一新中式茶饮。

  相关数据显示 ,2020年中国新式茶饮 的市场规模已达772.9亿元,预计到2030年 ,市场规模将接近2000亿元。

  业内人士认为 ,在国潮崛起和网红经济 的驱动下,围炉煮茶社交属性强 、能提供情绪价值,或将成为一种茶文化新习俗 。

  而围炉煮茶提供 的情绪价值 ,正是近年来社会热议 的“松弛感”。

  国家高级茶艺师 、国家高级茶叶审评师朱锦武曾对媒体说,“围炉煮茶”之所以能广泛流行 ,与其自身的魅力有很大关系 。“冬季气温低 ,大家围着炉子看着茶水沸腾和水汽氤氲 ,在视觉上更具舒适度 ,还能唤醒儿时火塘烤火的记忆。”

  沸腾的茶水、精致的点心 、幽微的茶味……围炉煮茶将中式审美发挥到了极致,让年轻人从都市生活中短暂地抽离出来 ,用消费来的社交场景换取片刻“松弛感”。也正如宋代周邦彦 的词中所言 :“此时情绪此时天 ,无事小神仙 。”

资料图:浙江一地“围炉煮茶”套餐 王题题 摄

  多地出现一氧化碳中毒事件

  中新网梳理发现,围炉煮茶在刷屏的同时 ,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也频频发生 。

  近日 ,江苏省扬中市120急救中心接到一通急救电话,有一对母子倒在家中 ,急救团队到达时他们已没有了心跳。事后了解到 ,这对母子是饭后在家中围炉煮茶 ,导致了一氧化碳中毒身亡。

  此外,上海、武汉 、山东等多地都出现因在室内围炉煮茶不当而导致 的一氧化碳中毒事件。

 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 、无味 的气体,在密闭空间内使用煤炉 、柴炉、燃气时,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就会产生一氧化碳。人体在吸入后,会出现头痛、眩晕 、心悸 、恶心等症状 。

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赵丽曾对媒体表示 ,一氧化碳会对人体造成组织窒息,对全身 的组织细胞均有毒性作用 ,尤其对大脑皮质 的影响最为严重 。

  北京市大兴区消防救援支队此前曾为验证室内围炉煮茶的安全性,组织了一场模拟实验。

  在一间约60平方米 的密闭房间内 ,消防员点燃炭火,并实时监测一氧化碳 的排放量 。仅仅15秒钟 ,一氧化碳检测仪就发出了报警声(该检测仪在一氧化碳浓度达到0.002%时就会报警) 。

  1分50秒时 ,一氧化碳浓度就已经超过0.01% 。不到3分钟 ,铁盆下方的纸张已烧焦一大片 ,竹制架子也被烧黑。

  消防员表示,一氧化碳浓度一旦达到0.05% ,就可以使人中毒,造成昏迷,甚至危及生命 。室内燃烧炭火存在一氧化碳中毒及发生火灾 的风险 。他强调,使用炭火时,保持开窗通风,时刻注意自己的身体状态,火炉周围也不要堆放易燃易爆物品。(完)

  • 上班第一天就摔伤,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公司要不要赔?******

      上班第一天摔伤 公司赔了10万元

      阅读提示

      记者调查发现,近年来 ,类似案例和判决并不鲜见 。“试工期”“试岗期”以及“未建立劳动关系”“未转正”等 ,不 是逃避工伤赔偿责任 的借口 。建议用人单位在“社保空档期”购买雇主责任险以分散用工风险。

     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,上班第一天就摔伤,公司要不要赔 ?这 是前不久发生在湖南湘阴的真实案例 。最终 ,湘阴法院判决公司对摔伤 的员工赔偿10万余元 。

      在这起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,用人单位到底冤不冤枉?

      记者调查发现,近年来 ,类似案例和判决并不鲜见 。综合来看 ,在“倾斜保护原则”下 ,我国 的劳动法更倾向于保护弱势劳动者利益,兼顾用人单位利益 。

      上班第一天摔成八级伤残

      事情发生在2021年6月9日 。老杨应邀前往当地一家建设公司从事装模工作。他和公司提前约定,工资按天发放 。没想到上班第一天,他就因施工过程中脚下打滑,不慎摔伤了右手 。后经工伤鉴定 ,伤情构成八级伤残 。

      赖以生存 的右手致残 ,老杨觉得很倒霉。事发后 ,老杨与公司就赔偿事宜沟通 ,但未达成一致。向仲裁委提出劳动仲裁申请后,仲裁委裁决公司赔偿老杨107498元。老杨不服裁决 ,诉至法院 。

      湘阴法院审理认为,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。老杨虽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,但并不影响双方劳动关系 的认定 。

      而在各项工伤赔偿标准 的确认上,法院认为,因老杨 是临时工 ,又在上班第一天受伤,不能举证证明受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 。因此,仲裁委以该公司缴纳工伤保险 的基数4931元,作为杨某工资计算工伤赔偿数额,符合相关规定,应予认可。

      法院最终判决该公司向老杨支付工伤待遇费用共计107498元。记者了解到,目前该判决已生效 ,公司已向老杨赔付全部金额 。

      “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 的事故伤害,理应被认定为工伤 ,并依法享受工伤待遇。”办案法官表示。

      类似案例和判决并不鲜见

      记者调查发现,在面对类似老杨这样 的劳动者的不幸遭遇时 ,法院往往会在贯彻公平 、公正原则前提下,对劳动者依法予以倾斜保护。

      同样事发湖南 ,同样是上班第一天受伤。在长沙天心区从事外墙灯具安装工作的刘某,工作时不慎从高处跌落受伤,鉴定为九级伤残 。

      公司认为刘某刚上班第一天,双方还未签订劳动合同,也无法购买工伤保险 ,其与刘某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。但法院审理后认为 ,公司作为用人单位 ,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 是法定义务 。刘某虽仅工作一天,但不影响对双方劳动关系的认定。最终判决公司赔偿刘某18万多元 。

      即使上班第一天路上出了意外 ,也属工伤。2017年 ,小陈成功应聘昆山某电子厂。去厂里报到 的路上发生交通事故。

      电子厂认为 ,出事当天小陈并未到厂里办理入职手续 ,也未签订劳动合同 ,双方尚未建立劳动关系 ,自然就没工伤一说;公司并非不给小陈缴纳工伤保险,而 是因为他没来报到,双方还未建立劳动关系,厂里没有义务帮他缴 。

      但法院最终认定 ,因电子厂未为小陈缴纳社保 ,小陈发生工伤 ,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应当由电子厂承担给付责任 。最终判该厂赔偿小陈11万多元 。

      如果入职第一天就离职 ,且回家途中死亡,算不算工伤 ?答案 是:也算 。同样 是2017年的事:王某与悦某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后,被派遣至另一家公司工作。入职第一天,王某提出辞职 ,并办理了离职手续 。不料当天下午 ,王某骑电动自行车被货车撞倒 ,经抢救无效于当日死亡 。

      王某被人社部门认定为工伤。两家公司不服提起上诉 。法院审理认为,劳动者离职当日完成的交接工作等也 是其工作组成部分,其离开公司回家 的行为应视为下班。且员工向用工单位申请辞职不等于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。

      及时为员工缴纳社保 是关键

      “这些案例有两个常见的争议点 :一 是双方劳动关系的确立 ,二 是各项工伤赔偿标准的确认 。”湖南天地人律师事务所律师吕帅分析。

      吕帅告诉记者 ,无论劳动者 是“上班第一天”或 是“未转正”,只要符合劳动关系建立 的特征,那么自劳动者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开始,二者之间 的劳动关系即已建立。

      实践中,为了相互了解、选择 ,有 的企业会为新员工设置“培训期”“试工期”“试岗期”等期限 。但也有不合规企业借此推卸劳动用工的法律责任 ,不缴纳社会保险 。一旦员工在此期间发生工伤 ,企业便以“未建立劳动关系”“未转正”为由 ,试图逃避工伤赔偿责任。“其实试用期对劳动者的影响仅表现在解除劳动合同和工资待遇方面,对工伤待遇没影响 。”

      此外,很多企业会选择在员工转正后缴纳社会保险 ,或当月入职、下月办理社保登记 。吕帅认为这种做法不但不能为企业省多少钱 ,还可能带来无法预期的后果 。

      “社会保险法规定,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。转正后缴纳社保 的操作显然违法;当月入职、下月办社保 的操作看似不违反法定时限要求 ,但殊不知,30天之限是法律给予用人单位 的最长宽限期,并非不缴纳社保的免责期限。”吕帅举了一个现实案例:2020年10月,上海某公司因工期紧张 ,加急招聘了操作工李某 ,当晚李某办好手续后正式入职到岗 ,不料工作两个小时后猝死。事后 ,家属要求公司给予一次性补偿140万元 。

      “这就 是一起典型 的反映‘社保空档期’的事件。”吕帅建议,在“社保空档期” ,企业可以购买雇主责任险以分散风险 。他同时提醒劳动者,若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,并以双方劳动关系存在争议为由拒付工伤保险待遇 ,劳动者应准备工伤认定书、劳动能力鉴定结果 、医药费发票及证明双方存在用工事实的相关证据,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。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。 (本报记者 王鑫 方大丰 本报通讯员 刘霜)

    中国网客户端

   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,9语种权威发布

    五五世纪地图